附件:
濃度壺使用原理和方法
濃度壺是選礦廠廣泛使用的人工間接測定礦漿濃度、礦漿中固體物料細度的一種簡易工具。
一、 礦漿濃度測定
利用礦物和礦漿比重計算礦漿濃度,計算公式為
式中:R —礦漿濃度,%;
δ—礦物比重;根據不同選別作業,預先在實驗室測定;
δn—礦漿比重。
具體做法:首先用已知容積和自身重量的濃度壺盛取礦漿試樣后稱重,計算出礦漿比重δn,然后結合預先測定的被測礦物的比重δ,按式(1)
計算出礦漿濃度R。
為方便現場使用,一般可根據選別不同過程(不同取樣點)的礦物比重,事先計算好對應于某一礦漿重量下的礦漿濃度值,并繪制成表格,即
礦漿濃度查對表,直接查表得到結果。
編制礦漿濃度查對表的原始數據:礦物(石)比重δ,濃度壺容積V和濃度壺自重q。式(2)、(3)為濃度壺中礦漿濃度R與礦漿所含固體重量Q、
礦漿所含水的重量W、濃度壺容積V、礦漿所含固體比重δ的計算關系式。
以下為礦漿濃度查對表計算實例。一般按濃度或壺加礦漿重量連續遞增計算。使用時只需稱量壺加礦漿重量便可通過查表快速獲得礦漿濃度和
礦漿中固體物料重量。
礦漿濃度查對表(示例)
壺加礦漿重量
(g) 礦漿濃度R
(%) 固體重量
(g) 計算條件
458.2 5 12.91 濃度壺容積250ml
濃度壺重量200g
礦物(石)比重2.70
459.8 6 15.59
461.6 7 18.31
463.3 8 21.06
465.0 9 23.85
466.8 10 26.68
468.6 11 29.55
470.4 12 32.45
472.3 13 35.40
474.2 14 38.38
476.1 15 41.41
…… …… ……
二、 礦漿中礦物(石)細度測定
通過濃度壺、標準篩的聯合使用,可快速測定礦漿中固體細度。
具體做法:用濃度壺測定出壺中礦漿的固體重量和濃度后,將其全部倒出,用200目標準篩濕篩,篩畢將篩上物重新盛入濃度壺并注滿清水后
再次稱量,然后查表獲得篩上物重量,知道了礦漿中的固體重量和其中+200目粒級重量,便可容易地計算出礦漿中-200目含量比例(細度)。
計算公式為
三、 濃度壺使用要求
1. 檢查空濃度壺的重量和體積是否與所查濃度表相符(不同取樣點
因礦物比重不同、所用的濃度壺重量與容積不同,計算的濃度表也不同);
2. 稱量前要校正臺稱或天平(感量為1g)的零點;
3. 取樣要用專用取樣勺,保證礦樣的代表性;一般不用濃度壺在取
樣點直接取樣;
4. 對粒度組成不均勻的礦漿宜使用500~1000ml濃度壺,對粒度組
成較均勻的礦漿宜使用250~500ml濃度壺;
5. 由取樣勺向濃度壺倒入礦漿時,要輕輕地搖動取樣勺,不使礦漿
沉淀,至濃度壺溢流口有礦漿流出時即止,待溢流口礦漿停止流動時,用食指捂住溢流口,防止壺中礦漿溢出;
6. 稱量前要用抹布將濃度壺外壁揩凈;
7. 做細度篩分時,要將壺中礦漿全部倒出,如果一次篩量過多可分
多次倒出,最后一次倒出時壺內殘余物應用清水沖凈;
8. 篩上物倒回濃度壺時必須完全倒入,壺外不得有殘余物,倒完后
用清水注滿濃度壺直至有溢流溢出,但不得有固體溢出。